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产业各方的战略共识和坚定信念。为此,广联达提出了全新的数字工地理念并发布了数字工地整体解决方案,为数字化转型助力。
构建系统性数字化新路径
近年来,施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但不少企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企业管理层面,加大投入建设数字化系统,但数字化转型获得感不强;项目管理层面,各个环节层层审批,但依然感觉控制不到位;工地现场层面,部署了一系列硬件设备满足监管需要,却带来了项目成本压力;作业人员方面,有完善的系统建设和硬件部署,但工作量不降反增。
广联达副总裁王先军认为,造成这一系列困扰的原因是:业务系统职能化的建设模式下,系统性不足;智慧工地碎片化的建设现状,数据源缺乏基础。因此,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既要“抬头看清路的方向在哪里”,又要“低头拉好车”,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价值。
面对困扰,如何破局?回归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建筑业是“点线面体”的业务系统,具有高度专业、高度协同、高度独特、高度动态的“四高”特性,这意味着复杂问题无法通过单点建设解决,需要从系统性求解。
数字化的本质是通过“数据+连接+算法”构建系统性能力、解决系统性问题。因此,系统性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解。目前,已构建了“113”系统性数字化新路径,即1个核心目标,实现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1套综合方案,包含与企业发展实际相匹配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方案、数据驱动且连接“点线面体”的一体化场景方案、助力转型有效实施的落地方案;3大关键支撑,即认知升级、能力升级和合作伙伴升级。
数字工地的核心价值是降本增效、管理升级、积累数据资产。面向未来,应打造数字工地,真正发挥数据价值,做实业务场景。
涵盖三大核心场景
数字工地的价值突出体现在“数据、业务、工业化”,发挥数字生产资料价值,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数据自动采集、融入工业化的现场生产、打通施工全过程的业务协同。
数字工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怎样把握好这一关键点?此次发布的数字工地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了一体化场景、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等各维度,为建筑企业系统性数字化转型再添有力支撑。作为系统性数字化理念的首倡者,广联达基于20多年来的行业积累和技术沉淀,能够提供体系完整又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的解决方案。
数字工地包括3大核心场景:岗位作业数字化、现场生产工业化、业务管理一体化。数字工地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布,就是为了深挖3大核心场景的潜在价值和效能。
岗位作业数字化是数据自动采集和流转,赋能业务、沉淀数据资产。在劳务管理方面,目前封闭考勤、移动考勤已非常成熟,但如果沉淀数据能用于劳务成本管理,甚至用于项目的人员作业定额,就能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在塔机安全管理方面,如果对塔吊进行功效分析、智能排班,甚至远程辅助驾驶,就能助力实现塔吊零安全事故,提升利用率、节省人力成本。在物料验收方面,如果实现验收结算一体化、计划核算一体化、采购履约一体化,就能帮助项目实现材料降本、人员提效。
现场生产工业化是通过现场加工工业化实现降本增效、管理升级。例如,建筑材料钢筋的盈余率很难控制,如果通过积累不同项目类型的部位损耗指标,就能使钢筋用量算得清、管得住,从建筑预算到数量控制、加工,让钢筋盈余率大于等于7%;通过积累模板消耗指标,强化BIM技术应用、部署智能设备、创新工艺工法、优化管理体系,让模板工程整体效率提升20%、利润率提升1%。
业务管理一体化通过数据连接,实现业务的横向贯通,满足项目管理核心诉求。例如履约方面,数字工地以策划为基础、进度为主线,通过任务驱动多部门协同,实现生产要素最优配置,保障项目优质履约。成本方面,数字工地通过数据价值挖掘推动管理升级,实现用料结余、人工结余、机械结余。安全方面,数字工地利用AI赋能隐患风险双控,建立3道防线实现重大危险源风险百分百受控。
数字工地如何落地?根据数字工地整体解决方案,首先要统一思想,从上到下统一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认知,推动转型从战略规划到执行闭环落地。其次要梳理需求,明晰企业对数字工地的需求是什么,项目对数字工地的需求是什么以及积累哪些数据、挖掘哪些价值。再其次要统一标准,建立完善数据标准、系统标准、融合标准、应用标准。最后要分级实施,根据示范性项目、应用型项目、新开工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
王先军表示,未来,将不断加快数字化创新,以系统性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变革,通过数字工地激活施工企业的动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建设报